前端预防消隐患 合力共治化纠纷

【背景】新时代新格局,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存在效率不高、预防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职工和企业劳动争议日益增长的需求,亟待予以解决。

【目标】通过协同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精准运用法治体检、日常巡检、“一函两书”等措施,主动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聚焦“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风险隐患。

【举措】一是重协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法院、检察院、人社等多部门保持常态化沟通联系,组织召开座谈会,共同制定“一函两书”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协作流程,建立适时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协同构建法律监督大格局。二是强队伍,扩大监督覆盖网络。积极吸纳基层工会主席、工会干部、劳动争议调解员等热心工会事业、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群体加入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采取“自主线下培训+参加线上培训”方式,全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5%以上,队伍业务素质得到极大提升。目前,高新区总工会已培养172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覆盖全区150余家企业,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三是盯问题,精准运用“一函两书”。按照“预防为先、调解为主、和谐共赢”工作原则,依托区职工服务中心和9家园区联合工会等服务职工阵地,深入摸排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劳动用工形势和薄弱环节,综合运用宣传动员、法治体检、日常巡查等措施,将劳动纠纷遏制在萌芽阶段。对于劳动关系存在严重问题或整改不力的企业,规范发出“一函两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将“一函两书”抄送相关职能部门,必要时配合开展执法检查,有效提升了法律监督工作的刚性约束。

【成效】推进“一函两书”制度以来,高新区总工会已开展普法宣传20余场次,法治体检8场次,向5家企业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问询函》,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十余万元,全区劳动纠纷数量显著下降,大量矛盾在萌芽阶段即被化解,形成了企业自觉守法、职工安心就业、多方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点评】高新区总工会拓展监督领域,实施精准监督和源头预防,扎实推进“一函两书”制度,是探索建立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生动实践,有效实现了劳动争议的前端预防和化解,增强了企业依法用工意识,提升了职工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