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石家庄最美职工”年度人物——杨建贤

杨建贤,女,37岁,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1月开始从事殡葬工作,十四年来先后从事过整容、火化、殡仪服务,担任过车队副队长、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等职务,曾获得石家庄市民政局2011年度嘉奖、2013年度嘉奖、2014年度嘉奖、2015年度记功、2019年度嘉奖、2020年度嘉奖,2018年首届殡仪礼仪与会场布置实操培训班银奖、第六期全国殡仪馆建设与管理研修班殡仪馆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示第一名等荣誉,她所带的队伍也连续被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和“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她是一位殡葬行业的女“战士”,她用青春书写着民政为民,用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
一、潜心殡葬,刻苦钻研
殡葬工作千头万绪,杨建贤同志对接尸、办理火化手续、整容、火化等全部流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成为哪个岗位都能胜任的全能人才,每年处理遗体近万具,接待家属近万户。为了提高整容和礼仪技能自己购买了人体解剖、化妆、古版祭文、礼记等书籍和光盘。实践中,反复演练,并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认真、细致的对车祸或意外死亡的遗体进行整容、整型、化妆,形象栩栩如生,让家属得到最后的慰藉。
曾记得一个炎热的夏天,她夜班回到家,小区内有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在十八楼抽着烟毫无征兆的跳了下来,这个男子脸朝下,面目全非,天又突然下起了大雨,血水和着雨水冲刷着地面,出于殡葬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她从家中找了一块布将逝者掩盖起来,等警车和120赶到后,接尸车也到了,脸朝下不好抬起,杨建贤同志用她熟练的软担架技巧将人装入卫生棺抬进车内。到了整容间,气氛非常的凝重,脱穿衣和四肢都不是问题,主要是脸部整型。那时家属就在门外,等着看逝者最后一面。时间紧、任务重,杨建贤拿起逝者照片进行一一比对,用塑形泥一点点的拼捏,美容针皮下一针针缝合,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口罩上,整整用了7个小时,终于完成。看着宛如重生的面庞,家属抱着杨建贤同志泣不成声。此时她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
二、沉着应对,工作扎实
对于接收腐败尸体和碎尸、无名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流程。经常凌晨接到运尸任务,顶着尸臭接运死亡几天甚至几月充满蛆虫遗体或尸块都是接尸工作内容之一。
居委会发现了一具已经死亡两个月的遗体,在家中休息的杨建贤同志趁着夜色赶到逝者家中,顶着扑鼻的恶臭和脚下一踩一脚蛆和腐水的恶心将遗体抬上车。同时和居委会和防疫站同志沟通做好防疫。等办好手续已经是第二天的黎明,来不及梳洗直接投入到当天的工作当中。曾经用四个小时收装被火车撞的散落一地的尸块儿,围观的群众和交警们都惊叹到:“这个女孩子真了不起,胆子真大”。这样的工作对她来讲是常事儿,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默默影响和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
三、不忘初心,抗疫一线写青春
2021年1月6日石家庄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进行封闭管控,她第一个赶到单位并在单位驻守了59天。
石家庄市殡仪馆是石家庄地区指定处理新冠遗体的唯一殡仪馆。得知殡仪馆要成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党员突击队,杨建贤第一个报名,并被任命为突击队队长,也是唯一的女同志。她带领突击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开展消毒防护培训,制定新冠肺炎患者(含疑似)遗体处置应急预案,开展遗体接运演练。
2021年1月11日接到医院要求接运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的电话。杨建贤按照处置预案和演练要求,穿戴好防护服,做好消毒措施,奔赴藁城小果庄,严格按照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置要求,顺利将遗体接运到殡仪馆。按照疑似从有的原则,一共处理此类遗体130具。处理这些遗体一来一回需要6个小时,她为了不耽误工作,一天很少喝水,一方面是为了不给其他同志添麻烦,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防护服,一脱一穿就是两套出去了。在她的认识里疫情防控期间,物资紧俏,防护服很是宝贵。
2021年1月下旬,半夜10点多,疫情管控区一个花季少女,由于自闭在封控期间受不了压力从16楼一跃而下,她落地的位置在两楼之间特别狭小,男同志不能进去,她凭着女孩子身材优势,一个人钻进夹缝中,寒风吹透了双层防护服,跪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把小姑娘从空隙间背出来,汗水浸湿了她的后背,防护服也差点磨破。悲痛欲绝的父母情绪激动的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说谢谢。杨建贤同志说这是她应该做的,也是她仅能为逝者做的了。
四、疫情防控、完善管理
杨建贤不仅在遗体接运、处理上体现了速度和专业性,而且在殡葬服务和身后事办理上彰显了温度,同时要防止人员聚集发生交叉感染,这些都检验着她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殡葬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为了疫情防控大局,对重点风险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反复演练,确保人人懂防疫,制订完善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工作方案,从严抓好遗体接收管理,规范做好殡仪场所消杀工作,建立职工个人每日健康信息档案,严格落实“上班体温检测+居家体温报备”制度,指挥系统高效运行,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五、创新工作、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各殡葬服务环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完善殡葬服务管理体系。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殡仪,创造一套新颖独特的追思仪式,不仅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也完成了家属心愿。2021年11月,一位外籍人士在石家庄离世,家人远在海外无法到场,利用直播方式开展了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告别仪式。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形式新颖的“云告别”,得到了逝者家属肯定和赞许。
在杨建贤的身上完全体现了我中心的服务理念“让逝者有尊严的离去,让家属满意的回家,让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哪里有需要,杨建贤就出现在哪里。任务重、人手少、困难大,她没有退缩,积极发挥青年党员带头作用,全中心形成了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共抗疫的良好局面。在杨建贤看来,除了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实干笃行,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