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石家庄最美职工”年度人物——徐曼丽事迹材料

该同志1992年参加工作,多年以来,她无论是在教育一线,还是在机关,始终以以党的方针、路线为指引,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以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教育局中层干部,因工作突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称号,2011年2020年度分别被区政府、市政府授予三等功。由于负责的工作业绩突出,桥西区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学前教育先进区;2020年1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安吉游戏试验区;同年,被河北省教育厅认定为幼小衔接试验区;管理经验及做法被中国教育报、河北新闻网、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2021年11月被省教育厅评为课后服务示范区;2021年12月,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到桥西视察课后服务工作,对桥西区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21年3月参加河北省宣传部“我为群众办实事”擂台赛,获最佳讲述荣誉;2022年3月参加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讲述桥西区三点半课后服务,获得赞誉。
一、将桥西幼教做成全省及全国优秀品牌
在桥西区教育局担任幼教专干、普教科副科长期间,她不怕苦不怕累,骑着自行车走遍全区幼儿园调研,桥西区幼儿园多,管理人员少,为了加强管理,她创立了“1+7联合体管理模式”,该模式对促进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做出具大贡献,2012年,在河北省幼教工作会上她代表石家庄市做了题为《夯实基础、均衡发展、铸就辉煌》的典型经验介绍;此外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出版多部教育专著;担任幼特教科科长期间,带领科室人员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带领全区幼儿园研究的河北省重点课题《基于幼儿核心素养促进幼小衔接的研究实践》获河北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桥西区优质园数量达到50所,位列全市第一;桥西区获得“河北省学前教育先进区”称号;连续三年荣获“中央教科所幼儿学段德育先进试验区”称号;一个个荣誉的取得,使桥西幼教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2020年12月,桥西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安吉游戏试验区”,全省只有两个区县获此殊荣,这是桥西学前教育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二、普教抓规范促提升,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一)做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是解决中小学生下午放学无人看管难题,是市委市政府解民忧、办实事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双减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桥西区中小学71所,在校生约11万人,2021年秋季学期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近9.9万人,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比例从去年的30%达到了90%。她要求精准服务,因材施教,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她提出“打破年级界限,个性化课程实施”,让“个性化”“菜单化”“选课制”成为我区课后服务课程设置的关键词。红星小学的“1+A”走读选修课程、桥西实验小学的“学科类拓展课程”、东马路小学“1+2+n”课程体系、东风西路小学的“生命教育”课程、中华南大街小学的“3+N”课后服务模式、四十一中北校的“红色基因”课程等等,各所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与特色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可选择的机会。去年12月,桥西区被教育厅评为河北省课后服务示范区,去年12月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到桥西区红星小学和桥西实验小学视察,对桥西区的课后服务工作给予高度好评,今年二月底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推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播出桥西区课后服务纪实,产生很好的反响。
(二)继续深化集团学区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区中小学确定了7个教育集团和20个学区,达到了全区所有学校全覆盖。在工作中,她作为教育股股长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学区集团加强统筹指导,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凝聚发展共识,积极提炼并培育集团特色文化。准确定位集团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推动集团品牌发展的实现路径。同时以活动促发展。以集团、学区为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围绕“九个统一”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共同协商确定集团、学区重点工作,使“集团化办学”和“学区管理制改革”成为扩充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总之,她带领科室同志们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目标,将基础教育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热情服务群众,真心实意解难题、办实事。桥西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得到局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高度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