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维激励体系”助力职工由工到匠

【背景】无极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有关要求,确定了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要求挖掘和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式技术人才,开展职称评定并相应提高待遇,为产业发展、非遗传承、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目标】无极县总工会顺应时代潮流,通过完善“社会地位+待遇水平+表彰奖励”的三维激励体系,致力为职工打造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工匠的坚实平台,有效激发职工创造潜能和职业热情。
【举措】建立“无极工匠”评审体系。制定《无极工匠评选管理办法》《无极县工匠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对“无极工匠”择优推荐市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可优先享受市级以上疗休养政策。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为技术精湛的工人提供职称晋升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地位。推出多种福利计划。“无极工匠”及其配偶、未独立生活的子女户籍迁入、未成年子女转学入学、申报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优先推荐、所在企业开立账户、办理贷款、资金结算等方面享受优先优惠政策,全方位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设立“无极工匠奖”,对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品质提升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给予奖励,发放每人一次性奖金1000元。定期举办颁奖典礼,鼓励更多工人投身技术创新和技能提升的大潮。
【成效】三维激励体系不仅提升了无极县工人群体的整体福祉,更促进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让职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实现了职工由“工”到“匠”的华丽转变。
备注:2024年8月27日,《河北工人报》头版头条报道:《无极县总工会完善“社会地位+待遇水平+表彰奖励”三维激励体系,搭建职工成长成才平台——让职工实现由“工”到“匠”华丽转身》。
【点评】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无极县总工会搭建有效载体,开启了从普通产业工人到无极工匠的“绿色通道”,真正把无极工匠“聚”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对构建工匠人才培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