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飞,男,中共党员,出生于1986年,冷作工高级技师,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石家庄轻工技工学校,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中,追求着自我的人生理想,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2020年获评中国中车资深技能专家、主任专家,成为中国中车技能核心人才。
一、勤奋学习自觉锤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
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他在业余时间不是去玩耍,而是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2014年参加中国南车大学冷作高级技能培训,2018年中国中车大学核心人才技能培训学习,2018年赴日本进行精益管理学习,将个人技术与专业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脱颖而出。工作中,憨厚朴实的他,一方面用心向老同志虚心请教,一方面利用休息时间对工艺、图纸进行细心分析研究。艰苦的努力,务实的工作,很快使他成为了单位业务骨干,也极大地降低了单位生产制造成本,此外,他始终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作为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思想政治上求“正”、技术水平求“精”、产品质量上求“高”,多年来,他热爱本职工作,团结协作,勤奋进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先后获得电焊工、钳工、气焊工、冷作工等多种职业资格证,成为公司第一届复合型人才;成功申报10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先后成功提报212件项改善提案,其中优秀提案13件;创新成果奖14余项,荣获中国中车科技三等奖三项;荣获河北省个人科技成果铜奖;荣获公司先进操作法3项:SQ6、SQ5双层车玻璃安装操作法、板材对接坡口焊缝操作法、C70E端墙组队对操作法;发表省部级以上论文11篇。主持生产铁路货车14余中车型,其中涉及出口内蒙KZ75型石渣漏斗车,出口泰国石渣漏斗车,出口几内亚铝粉车,并为中国军工建设TD6型凹底运输平车、D11凹底型平车、以及T53型军用铁路货车批量生产。
二、爱岗敬业力求卓越,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新制车间是铁路货车制造的主体和核心环节,其生产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公司新造系统的技术水平,而钢结构车体的组装是关键工序,也是制约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马龙飞承担着车体组装的关键岗位职责,他深知身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一直以来,他以身作则,刻苦勤奋工作,顽强努力拼搏,带头争创佳绩,为车间的提产提效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句话常常挂在他的嘴边,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他虚心地向领导学习,向同事请教,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解决车间多项难题:
2017年,为了加快公司的SQ6凹底运输平车试修项目进展,他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放弃元旦休息时间,带领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潜心钻研,努力创新,成功解决了侧墙挡风玻璃装配的瓶颈难题,使日产量从1辆提高到日产4辆,效率提高了3倍,节约人力动能成本120余万元,为公司生产产品创收8000余万元。
2018年在1600辆国铁C70E生产中,设计端墙折叠液压压紧装置,侧墙压紧装置优化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保证了工作现场的的安全性,此外设计组合钻冷却液铁屑自动跟车回收装置,跟随车体进行作业,将铁屑自动回收达到95%上;试制KZ42-1000型石渣漏斗车,通过设计改造整车组对工装,改动16处之多,将K18型漏斗车与KZ42-1000型石渣漏斗车可以相互装换,大大节省了反复改造的浪费,实现一胎多用,适应当前批量小、转型快的生产任务节拍。
2019年在收尾国铁C70E时,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积极研究TD6工装的实施,采用地板腹板支撑夹紧装置为今后TD6的批量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在他心里总是以高度的职责感投入到工作中去,很少想哪些是自我的本职工作,哪些是无私奉献的,只要尽其所能作奉献,就是他不懈的人生追求。
2020年完成C70E底架小横梁矫正液压缸,作业形成1人作业,方便快速,省时省力;完成C70E侧柱自动打磨工装研制,解决侧柱油漆影响焊接不良现象。
2021年6月设计制作完成铰刀半自动磨削工装,改变原有工艺修磨,根据现有材料设计滑道修磨,采用废旧滑到、日常使用的角磨机,废旧三抓卡盘,配备废弃的棘轮扳手、轴承。制作移动修磨铰刀设备,适用于当前车间所有铰刀刃口的修磨,不仅使用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可靠,维修更换移动修磨铰刀设备零部件,更加方便灵活,无需采购。2021年12月,自主设计研发了铁路货车集装箱锁闭光电定位模具,结构采用碳钢及航空铝相结合,有效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的刚性强度,重量上控制在400千克以内,定位精准度精准到1毫米误差,操作简单,效率提升2倍以上,达到当前锁闭安装行业的领先水平。
三、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传承弘扬工匠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既没有多高的文化,也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韧劲,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从一个劳务派遣员工,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同时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带领着身边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走进马龙飞工作室,引入眼帘的是墙上醒目的8个大字“攻坚、克难、技艺、传承”。 2020年马龙飞工作室,获评河北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2021年又被评为河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5年以来,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敢为人先做起,切实做好“传、帮、带”从而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他先后培养了120多名技能员工,其中有4名员工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取得了冷作工技师的资格,1名高级技师。
四、勤能补拙星光灿烂,平凡的岗位成就不一样人生。
“知识改变命运,创新成就未来” 回想这些年的成长,从初入职场到技术骨干,从技能专家到劳动模范,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公司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入职之初,我和经验丰富的老技师签订协议,从初级工到高级工,再到高级技师,都离不开师父们的引领到指导;公司为了督促我们进步,还搭建了劳动竞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多个平台和通道。
因此也获得了个人无数的荣誉:“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冀青之星、河北省能工巧匠、石家庄市五四青年、中国中车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中车青年岗位能手、中车齐车十大杰出青年、石家庄市青年文明号、中车齐车青年先锋等众多荣誉”。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付出,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乐于助人,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和敬业专注的工匠精神,奋发努力,攻坚破难,不断创造着匠人精品,共塑企业之魂,2021年代表公司参加雄安“365百姓故事汇”演讲活动,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故事,激励更多的青年扎根到实体制造行业中,将来更好的为中国制造业服务。调动广大年轻员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批素质高、技术精、作风硬的青年骨干,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干谱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