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23年“石家庄大工匠”年度人物——杨韦华

杨韦华,群众,1979年12月生,2002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自2012年以来历任河钢集团石钢公司炼钢厂炼钢工段炼钢工、副段长,石钢新基地炼钢项目部炼钢、石灰窑、钢渣处理项目组组长,炼钢工段段长,炼钢技术室主任,现任炼钢厂厂长助理;炼钢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在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新基地项目搬迁筹划、建设、投产、达产达效过程中,积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司 “绿色、智能、节能、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理念,主动开展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积极参加各项调研规划准备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在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提出多项优化方案和建议,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在项目投产达效方面不畏艰辛、主动作为、技术研究、不断完善电炉工艺,为电炉快速达产达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智能化推进方面积极主动,使得现场智能化设备投用效果显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起到以老带新的示范作用,为新基地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在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新基地筹建和建设过程中,共提交21项合理化建议,均已采纳,其中建议新基地安装国际视频会建议获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创造性的颠覆传统设计审查方式,为提高新基地建设与各供应商的交流便捷性。钢渣一次处理厂房优化方案、石灰窑增加粉灰压球工艺、炼钢上料储运等建议为新基地建设投资、低成本运行、新基地环保具有突出贡献。在新基地具体方案优化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与各供应商积极交流,不断优化各项方案。在设计审查过程中提出30多项问题和建议。为保证新基地能够按质按期完成,不断与各供应商进行沟通,保证项目进度和资源调配到位。
在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新基地短流程新型电炉投运过程中。全面负责新型全废钢预热直流电弧炉的工艺优化、设备优化、模型优化,对废钢预热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废钢配料、配电、供氧、喷碳、造渣制度。坚持以高效泡沫渣为中心、在化学能短缺情况下,不断提高电能利用率;结合工艺改进,持续提高废钢预热比,充分利用烟气温度提高废钢预热效果,达到降低电耗的目的,优化电炉工艺模型15余版,开发冶炼模型5种。为提高石钢短流程新型电炉废钢原料差异优势,长流程不能使用的,在石钢短流程新型电炉上能充分使用,对社会废钢资源进行消化,减少污染,一年开发新型料型15余种,优化废钢配料模型24余版。
在绿色制造方面,创造性的开发出降低电炉NOx工艺,为降低烟气NOx排放,不断研究NOx形成机理,结合新型电炉冶炼工况,通过高效快速埋弧、除尘系统各类参数不断优化、电炉烟气NOx排放值达到≤15mg/h的国际先进水平。
在进口技术消化吸收创新方面,由于引进的西马克知识产权电炉为世界第2、3台套,在设计上与第1台套改进点有90多项,在设备维护和使用经验上完全没有可借鉴,通过对设备功能研究与设计理念相结合,不断完善改进设备功能,共计对现场工艺设备完善170多项,为实现电炉自动冶炼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石钢不断创造产量新纪录。为实现发挥新型电炉预热功能,通过工艺改进,对关键设备结构持续优化,新型电炉预热关键设备寿命提高60%以上,大大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持续工艺优化,电耗得到进一步降低和炉龄进一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石钢的快速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全废钢冶炼电耗达到310Kw.h/吨钢、电极消耗0.80Kg/吨钢,一次炉龄达到1530次以上的行业国际领先水平。
在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方面,为解决电炉钢氧化性强、残余元素高、氮含量高等缺点,利用创新工作室平台,建立攻关团队,根据各种原辅料数据,结合石钢特钢产品的特点,分析质量关键控制点,制定可实施的工艺方案,电炉钢水终点氧含量由以前600-1000ppm稳定至目前的200-500ppm,残余元素Cu控制在0.06%行业先进水平,钢水N含量控制在30ppm的行业领先水平,为保证特钢产品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在智能化开发运用方面,组建以工艺工程师为主、自动化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相结合的多工种的研发团队,对新型电炉冶炼模型开发、电极自动调节模型开发、机器人现场实际运用、数据自动采集等智能化平台的开发应用得到很好的体现,为实现智能炼钢赋能。
在科研方面,参与《高品质低成本特殊钢冶炼工艺优化研究》、《轿车用钢研发平台均质性》、《高标准轴承钢SKF3的开发》、《废钢预热型直流电弧炉高品质特殊钢高效冶炼关键技术开发》、《面向特钢棒线材扎制作业的机器人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SHARC电弧炉高效洁净冶炼技术研究及应用》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利用国内高校和科研平台,不断研究和改善现场工艺技术,快速提升石钢新区产品质量,尽可能多的实现各领域的以隐形单打冠军,为实现石钢特钢梦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清洁生产、碳排放方面,充分发挥石钢短流程的优势,做好持续减排工作。
在知识产权和荣誉方面。起草和制定电炉进口设备招标文件、炼钢总承包招标文件、石灰窑招标文件、钢渣处理招标文件共计40余万字;撰写新基地电炉炼钢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翻译进口设备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在《世界金属导报》、《钢铁》等专业报纸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2次,石钢公司科学技术奖4次;2017年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2022年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岗位能手”称号,2023年获第一届“石家庄市工匠”称号,2023年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获石钢公司新基地建设先进个人,2021年获石钢公司新基地建设功臣荣誉;具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在个人知识能力提升方面,在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参加上百次交流,与废钢、电炉炼钢、石灰窑、钢渣处理、除尘、耐材等相关设计院、供应商和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积极研究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新基地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在石钢新基地达产达效期间,借助各种平台,与国内高校专家教授、科研机构、院士交流前沿技术和行业动态,与行业兄弟企业交流各种技术运行,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参加英语课程培训、炼钢专业课培训、自学建造师课程,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在人才梯队培养方面,为充分发挥年轻职工的作用,在新基地炼钢项目组中主动帮扶新职工,起到传帮带作用,培养新基地建设的业务骨干。在达产过程中所带8名徒弟分别获得炼钢工匠、主控工匠称号,晋升为设备室副主任工程师,在达效过程中带领科段、班组进行电炉280Kw.h/吨钢电耗攻山头,利用项目平台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新晋炼钢高级工7人。
为让现场职工更能了解新基地新型电炉情况,在投产初期,为新基地投产培养人才,制定培训计划,并担任课程主讲老师,共讲课90余学时。在达产达效过程中,利用电炉攻山头等项目平台,不断总结分享经验,讲课40余学时,做到现场实践与理论基础相结合,不断提高现场职工操作水平和各级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冶炼模型应用现场讲解;利用班后会与职工交流学习,讲解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新型电炉工艺设计原理和目标,提高现场职工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