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发挥创新工作室联盟“理论联学、资源联享、技术联研、问题联解、发展联促、人才联培”的平台作用,补齐高技能人才培养链条,从源头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石家庄市建设工会借助“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这一平台,发挥劳模工匠技术带头人作用,实施跨企业“人才联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目标】以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聚焦人才联培,打破企业壁垒,整合不同教育资源,搭建人才互培平台,发挥联盟中劳模工匠的技能优势,通过不同企业的劳模工匠交互传承技艺、培育人才,促进劳模工匠的精湛技艺走出本企业、本单位,培养更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和技术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人才支撑。
【举措】优化原来的单一创新工作室内部“名师带徒”模式,由“一师多徒”转化为“多师多徒”,由“单工种带徒”拓展为“多工种带徒”。一是“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联培签约,联盟各成员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作为师傅,各单位的优秀青年作为徒弟,共同签署《石家庄“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了导师带徒、项目实践、技术攻关等各项合作机制。二是制定师傅履职考核目标,明确带徒任务;徒弟针对技术短板主动研讨,形成“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定期开展成果评估,确保人才联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三是以“现场教学、学研共进”为主旨,到施工现场开展“人才联培”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沉浸式教学研讨互动,促进青年优秀人才快速成长。
【成效】跨企业“人才联培”让来自5家不同企业的18名优秀青年得到了能够拜其他单位优秀导师为师的难得机会。“人才联培”实践教学活动搭建起“理论-实践”的桥梁,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让徒弟将理论转化为实战能力,大幅缩短从知识储备到岗位胜任的适应周期,助力青工人才和青年学子技术技能稳步成长。石家庄市道桥建设总公司的青年职工陈然通过“人才联培”,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市政设施精细化养护管理和技术应用》一书。
【点评】石家庄市建设工会发挥创新工作室联盟作用,通过跨企业人才联培创新实践,培养更多“懂技术、能创新、有担当”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多元学习场景,使各个创新工作室由“单打独斗”升级为“抱团创新”,由“各自为阵”升级为“众创发展”,有效发挥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任何单一的一方都不具备的新作用力,让创新工作室联盟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聚集、创新筑梦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