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杠杆撬动职工成长与企业腾飞双赢路

【背景】面对传统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技能人才断层、青年职工获得感不足、创新活力待激发等难题,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鼎鑫”)作为河北省产改试点企业,亟需探索薪酬激励新机制,破解人才困境,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目标】通过深化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产改”)与薪酬制度改革(“薪改”)深度融合,构建“以能力定薪酬、以贡献论英雄”的激励机制,实现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技能价值充分认可、创新活力有效激发、企业效益持续提升的“双赢”目标。

【举措】一是构建“三轨并行”晋升体系,打破职业天花板。建立管理(M)、技术(T)、技能(S)多序列发展通道,其中技能序列设置S3-S15共13级,技术序列设置T1-T14共14级。对接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师、技师每月分别补贴200元、50元。二是实施创新创效“加码提效”激励。大幅提高专利奖励:发明专利由3000元/项跃升至10000元/项,实用新型专利达2000元/项;提升创效提成比例:技术革新项目按降本增效金额的7%提成(原5%),提高奖励点燃职工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工匠+优秀”双引领标杆:每年遴选“金隅大工匠”5名,每人奖励2万元并匹配资源平台;每年选拔一线“优秀员工”,享4000元/年奖励,承担技术攻关和“师带徒”职责,优先参与高层次竞赛培训。三是动态倾斜薪酬提升技术岗“含金量”:向重点院校对口专业硕士(+1000元/月)、本科(+300元/月)等人才倾斜,目前共有55名职工享受学历津贴;工龄补贴按年递增20元/月,上限提高至400元/月(含集团工龄),增强职工稳定性。

【成效】企业人才发展成果显著:一是结构优化提速。一线职工考取技能证书人数同比增60%,高技能人才增至371人(占比由15%升至38%),技师以上占比由3%提至11%,首批15名职工实现跨序列晋升,技术骨干流失率降22%。二是创新活力迸发。发明专利授权量从年均2项增至2025年10项,累计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86项、软件著作权5项,金隅大工匠范会永团队获评全国行业示范工作室,完成创新成果50余项,多项成果斩获省部级奖项及行业金奖,2024年职工创新创效518.37万元,获奖励98.08万元,真正实现“创新有回报、成果共分享”;三是效益收入双升。技术岗位价值进一步凸显,技术人员平均年薪突破12万元,与管理岗薪资差距持续缩小,职工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企业凭借人才战略与产改成效,荣登“2024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成为水泥行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典范。“企业发展我受益,我为企业做贡献”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与职工实现共赢发展。

【点评】河北金隅鼎鑫的实践证明,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实现了薪酬分配与人才结构的双升级。通过“能力+贡献”的分配机制,企业推动产业工人向高技能人才转型:技术岗与管理岗收入差距缩小打破了“官本位”思维,创新奖励倍增激发技术革新活力,三轨制晋升通道构建了多元发展路径。这一改革让技术工人成为创新主体,既提升了制造业竞争力,也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产改”样本,彰显了人才红利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